【Technews科技新报】2013 年美国联准会决定缩紧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缓步升息计划之后,新兴市场宛如面临又一次的金融危机,许多国家货币贬值幅度超过 1998 年亚洲金融风暴,但分析师认为,新兴市场已经做好美国再次升息的防护罩,在去年触底之后,预料股市与债市会持续反弹。
华尔街日报(WSJ)报导,2017 年至今,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The 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上涨 6.3%,打败标普 500 指数的 6%,其中又以土耳其、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表现最好,今年都已出现双位数涨幅。
美国联准会升息代表美元变贵,对承担沈重美元债务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不是好事,意味还债负担更大,投入经济发展的资金就愈少,且升息会促使资金流向美国资产,2013 年开始当美国 Fed 宣布削减量化宽松规模之后,新兴市场开始上演“削减恐慌”(taper tantrum)。
但今年新兴市场表现似乎能够凭借经济与获利的动能而摆脱升息阴影,分析师认为全球经济阴霾似乎已逐渐散去,今年前 2 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增率回升至 6.3% 高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增8.9%,为去年 6 月以来最高,表示中国的工业投资双双回升。
且亚洲新兴市场已经够便宜,许多科技股都受惠全球复苏,现在不包括日本在内的 MSCI 亚洲指数的本益比只有 13 倍,MSCI 全球为 16 倍。今年亚洲新兴市场债市也很热络,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债券指数(Emerging Markets Bond Index-Plus)今年以来上扬 2.3%,相比全球债券指数下跌 0.6%。
此外,分析师认为由于亚洲新兴市场的投资者和决策者都经历过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以及多次的削减恐慌冲击,因此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美元。
虽然美联储将于 3 月升息的预期,仍然使新兴市场股票出现小幅下跌,但只是让一些基金经理人获利,资金还会再回来。德意志新兴市场资产主管 Sean Taylor 表示,因为美国升息,基金经理人在策略上的确承担一些风险,但是已翻转去年对新兴市场提出减持的评估,认为现在新兴市场只要出现任何下跌就是买进的好机会。
(首图来源:Flickr/JOHN LLOYD CC BY 2.0)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Technews科技新报